毕业实习报告

为期五天的毕业实习,我们参观了位于溧水的宁溧城际铁路交通路地铁站TA08标段、苏州虎丘塔、上海青浦区金泽水库、上海石洞口无水处理厂、无锡雪浪山边坡治理工程、南京双子楼及南京眼。

Day 1

今天我们前往溧水参观了某地铁站的施工,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参观地铁站,去年的实习我们曾经参观过南京地铁四号线草场门车站的施工,不过这一次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盾构机施工。
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土建工程施工TA08标段共包含团山站至溧水站区间、溧水站、溧水站至中山东路站区间。其中团溧区间位于郊区,采用明挖施工,包含明挖敞开段和明挖暗埋段。溧水站为地下两层的单柱双跨(部分为三跨)岛式站台。溧中区间采用盾构施工,分为左右线。
我们首先参观了地铁站的基坑,接着我们下到站台层,参观已浇筑的主体结构。接近中午的时候,有老师率领大家前往盾构机内部参观,不过我漏了队伍,所以没进成,据说里面特别狭窄闷热。
出口
上图是地铁站的一个出口,可以发现此处施工采用灌注桩来挡土,由于钻孔灌注桩挡水性能较差,在浇筑钻孔灌注桩放模板前,会加上止水帷幕。我们在参观时,发现靠灌注桩上有一根比较细的水管,不明白它的用途,问了工程师后了解到原来就是用来排水的、
我们在地铁站旁的鱼头馆吃了午饭(并没有鱼头),饭后我们来到项目部参观,看到tacs GmbH的一个检测软件,感觉特别高端。工程师们为我们讲解了盾构机的原理。其实盾构机的刀盘和泥土仓前面我们也是进不去的,而一个螺旋运输机负责将渣土送到皮带机上,并由渣土车排出。
盾构机

Day 2

今天我们从南京出发前往苏州虎丘公园。虎丘在古代就是著名的景点,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山丘上及附近有多处古迹,其中最古的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宋代苏东坡曾有“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赞誉。
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从公元959年开始建造,到961年建成。虎丘塔是一座仿木结构楼阁式大型砖塔,塔身为八角塔,高七层,共47.7米。与杭州雷峰塔合称为“江南二古塔”
虎丘塔基岩走向南高北低,它的自重是的北部的填土层压缩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塔整体向北倾斜。
虎丘塔
明代1638年进行修葺时,发现塔身向东北方向倾斜,于是在重建第七层时采取了补救措施,将第七层的重心南移。虎丘塔身结构为套筒结构,由外筒和内筒组成,加上塔砖独特的砌筑方式,塔体上下左右结合紧密,起到了互相牵制的效果。此外六个梯洞的实际是塔的重心南移,增加了塔体的安全程度
二十世纪后继续整修,已经控制了倾斜的问题。
我们在虎丘公园进行了简单的游玩。

Day 3

上午我们参观了位于上海青浦区太浦河旁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的金泽水库。过往我们参观的水库往往承担调洪蓄水功能或者抽水发电的功能,但是金泽水库的主要功能是为上海西南五区(青浦、金山、松江、闵行、奉贤)

金泽水库属于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项目,总投资88亿元,日供水规模大351万立方米。金泽水库有乌家荡和李家荡两个天然湖泊构成,设有一个取水口和一个泵站。
取水口位移太浦河北岸,从太浦河取水。取水口设有五道污染物屏障。闸门前是一条十几米的栅栏和拦油网,接着是回转式格栅清污机,经过这两个处理太浦河的水通过取水闸门,进入引水河河道,引水河两岸,各安放了15台微纳米充氧设备,起到混合增氧作用,可以促进水中的富营养物质的降解。通过引水河后,水流经李家荡库区,李家荡库区设置一道导流潜堤,进一步净化水质。我们从坝上走到位于水库中的导流堤上,注意到水面上分布种植有许多水生植物。
接下来我们上车来到泵站参观,泵站是金泽水库的唯一出口,负责将水库中的水泵入管道中送给上海市区。
参观完水库,汽车开了好一段,带领我们来到项目部,金泽水库所处的金泽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镇,且被列入作为泄洪通道。在2016年的汛期,金泽水库的水位一度达到4.7m,逼近5m的最高水位。但是金泽水库本身不作为蓄洪功能,其通常水位为2.4m左右。当洪水来临时或者太浦河水质受到污染时,金泽水库会紧急关闭太浦河取水口,利用自身的储备可以支持三天左右的供水能力,这三天中可以通过控制上游水库,将污染物冲走,恢复供水能力。
金泽水库贮存的水经过连通管工程输送到上海西南五区,金泽水库连通管工程起点为金泽水库输水泵站,终点与闵奉支线工程衔接,并与松浦原水厂相连,总长度约41.8公里。连通管全线采用顶管技术施工,以最大程度降低项目实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工程采用直径4米的超大口径钢顶管,全线顶管施工,最长单段顶距长达1667米,在长距离高压原水输送领域尚属国内外首次。工程沿线穿越了多条河道和高速公路,并在列车全速运行的条件下穿越了多条铁路运输干线,施工工期紧,沉降控制要求高。

下午我们参观了位于上海东北角的宝山区石洞口污水处理厂,路途也十分遥远,一路赶来大家饥肠辘辘,虽然走到蕰川公路临近污水厂的时候空气中传来一股恶臭,但是架不住没吃中饭,好在工地给我们发了酸奶和蛋炒饭,大家一抢而空,又一人吃了一桶泡面。
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承担了北上海三个区的污水处理,其改造工程主要提升了污水处理的工艺,先前的工艺有一个缺陷是每3小时的工作周期中都有20分钟是不能正常工作的。这20分钟内出的水称为混水,混水的微生物数量是不达标的,要作废打回重新处理;此外对于“比较干净”的雨水,微生物往往不能完美地降解。因此,石洞口污水厂改造使用了新的解决方法,将这20分钟的水打入综合池AB中进行处理。
现阶段的雨污混流现象也是值得重视的,旱季的石洞口污水厂一般有不到40万吨的来水,但是到了雨季,来水会变到44-48万吨左右。雨水中有机物比较少,用来分解有机物的细菌吃不饱,导致水质不达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置了综合池C池。
感觉这个工地是我们毕业实习参观下来比较好的一个工地,整个工地布满了摄像头,设有一个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中可以看到各个摄像头的数据。此外工地上的每个设备都有一个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联系设备负责人、验收等工作。
二维码
在项目部有一个工地安全体验处。那是一个两层的集装箱,一层展示了防护服、灭火器、安全帽等等防护设备,还提供了模拟电击、高空摔落、安全绳等体验项目。其中高空摔落非常有趣,我们爬上集装箱的二层,从两米高出往下跳,摔落在塑料球和软垫上。虽然整个过程毫无危险,但是我们也感受到了落地时的巨大冲击力,要是直接撞在水泥地上非得摔断腿不可。
安全绳

Day 4

今天我们离开上海,前往无锡雪浪山边坡治理工程。横山寺位于雪浪山山脚下,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间,共占地60亩,横山寺殿宇庄严,香火鼎盛,常年“红烛高照香火旺,钟声不断佛事忙”。由于长年滥采滥开,2013年雪浪山边坡被列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管理工程项目于2014年12月2日正式出场施工。共三个管理分区:横山寺北坡(I区)、横山寺西南坡(II区)、香草园西坡(III区)。2015年底,横山寺西侧山体边坡前缘出现长50-60米、深10-20米、最宽处达3.5米的裂缝。雪浪山边坡是江苏省内仅次于南京牛首山的第二大边坡。由于牛首山的边坡太过陡峭,工人得挂着安全绳吊在空中打入锚杆。
由于坡体在在土坡挖方后产生了滑动,因此进行了一期治理和二期治理,在一期治理过程中边缘的坡体再次被联动,这是因为滑坡方向并不是沿着最高点向下滑动,而是一个侧向滑坡,而前期地质勘测没有做到位。在打入边坡锚杆时因为都是垂直于之前认为的滑动面,因此实际上是平行于滑动面的,因此没有起到作用,严重威胁到山脚的寺庙和居民区。
汽车顺着盘山公路把我们带到山顶,我们需要沿着很陡的边坡一直走到山脚下(其实挺刺激的)。边坡治理采取了逐级放坡的方法,越下层的边坡,越是滑坡面越深。每一级边坡之间都有排水沟隔断
沿途的边坡采用了若干种加固的方式,例如格构梁、锚杆(8m、10m、15m,越往下越深)、植物。上层边坡的每块格构梁中间都种植了植物作为美化。
植物
同时还要做好施工期监测(水平位移、纵向位移、锚杆内部受力),但是实际上由于仪器收到较大的扰动影响,所以实际上只测了锚杆的内部受力。下图是一个锚杆检测器,使用了光纤传感器。
锚杆监测
随着逐渐往下走,土质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看到一些工人在坡体上钉入木钉,用来固定铁丝网,由于铁丝网是柔性的,因此可以挂住坡体。
铁丝网
下山后,我们进入横山寺,来到寺庙的背后,据说在那里需要安放一个卧佛。因此在此处采取了灌网分家的措施,设置很多铁丝网。
山下可以看到有很多明显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Day 5

这是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南京双子塔和南京眼。一路上的风是特别的大,也非常地冷。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只是短暂地参观了江苏大剧院和双子塔。然后我们绕路到江心洲,下车行走了一千多米,来到了南京眼下方。南京眼并不是摩天轮,而是一座连接主城和江心洲的供行人行走的桥。该桥为主跨240米的双塔双索面钢塔钢箱梁斜拉桥。